【消費電子實驗室-2015/12/14】今天,大風吹散了霧霾,我們可以去看流星雨!雙子座流星雨與英仙座、象限儀座并稱北半球三大流星雨,它的極大值出現在每年的12月中旬,近年極大值時的每小時天頂流星數(ZHR)一般都超過100,非常穩定。 【雙子座流星雨概況】 流星雨來自于彗星或小行星彌散在軌道上的細小物質,當地球穿越它們的軌道時,這些物質成群地高速沖入大氣層并發光,就形成了流星雨,比如獵戶座流星雨就是由著名的哈雷彗星形成的,而雙子座流星雨的母體是小行星法厄同。 在人們看來,流星雨中所有流星的反向延長線都相交于一點,似乎流星都是從這里射出的,稱為輻射點,輻射點所在的星座就被人們用來標識流星雨,實際上二者間并沒有直接關系。 雙子座流星雨的輻射點大致位于雙子座中最亮星北河三到次亮星北河二的延長線上,如果你能分辨出冬季星空中最為輝煌壯麗的獵戶座,那么就不難在獵人左肩那顆紅超巨星——參宿四的旁邊找到雙子座;使用Star Walk等手機星圖能幫你更容易找到它。 雙子座流星雨輻射點位置 雙子座流星雨與英仙座、象限儀座并稱北半球三大流星雨,它的極大值出現在每年的12月中旬,近年極大值時的每小時天頂流星數(ZHR)一般都超過100,非常穩定。 【拍攝時間和地點選擇】 根據據IMO(國際流星組織)的預測,2015年雙子座流星雨的極大值出現在北京時間12月15日(周二)凌晨2時,ZHR為120(注意這并不代表每小時能看到120顆流星),因此,14日晚到15日日出前這一段時間是拍攝的黃金期。 雙子座流星雨的特點是極大值前后也有一定的流量,比如2014年最好的拍攝窗口實際上出現在預報極大值的前一天,所以如果14日時間上受限,那么13日晚進行拍攝也是可考慮的選擇。 2014雙子座流星雨,章佳杰攝于官廳水庫 拍攝流星雨,必須要選擇一個光污染較小、視野開闊、天氣晴好的地方,否則會徒勞無功,遠離大城市的高海拔區域是首選,請密切關注您所在地區的天氣情況,尋找適合的時機。 選擇合適的地景也是獲得完美作品的關鍵,這要考慮拍攝點和輻射點的位置關系,以北京為例,12月14日,輻射點約在18點后從東北方露出地平線,此后逐漸向東南方向升起,并經南方在后半夜轉向西方。當然,各地的具體情況并不相同,可以使用虛擬天文館(Stellarium)等軟件查詢。 【器材裝備】 流星從輻射點涌出后,可能在全天各個位置閃耀出光芒,很難預測,因此在拍攝上只能采用“守株待兔”的方法,覆蓋盡可能大的天區。我們一般選用視角最為廣闊的超廣角和魚眼鏡頭,并且盡可能多布設幾臺相機對準不同位置。 拍攝流星雨對相機的要求并不高,普通的數碼單反或者微單都能勝任,當然,每臺相機都需要配備三腳架和快門線(內置定時拍攝裝置也可)。 在長城上拍攝流星雨 目前正值冬季,夜晚在戶外拍攝一定要準備充足的衣物和取暖設備(筆者曾在零下二十余度的長城上奮戰整夜,礦泉水都凍成了冰坨……)。低溫對相機的供電也是考驗,可以使用暖寶貼片給相機增溫,或使用移動外接電源。由于需要拍攝大量圖像,存儲卡也一定準備充足。 【拍攝方式】 流星雨中,我們可以拍攝單張流星: 月亮與流星;楊勇攝 銀河中的流星;楊勇攝 也可以拍攝輻射點: 雙子座流星雨;章佳杰攝 還可以拍攝反輻射點,也就是輻射點在天球上相對的位置,這樣在視覺效果上看,流星是匯聚而不是發散的,很有意思。 英仙流星雨;Steed攝于河北張北 火流星過后,會留下流星余跡,可以持續數分鐘之久,也是很值得記錄的。 流星余跡;Steed攝于肯尼亞 【拍攝參數設置】 流星雨一般使用三腳架固定拍攝,所得素材可以同時用于生成星軌或制作延時視頻,可謂一舉三得。拍攝時,可將相機設定為連拍模式,使用快門線鎖定后連續拍攝。 參數設定要協調流星和天空背景之間的亮度關系,流星是運動的發光體,它在影像中的亮度只和感光度與光圈有關,而天空背景的亮度則與曝光時間也相關。感光度越高,光圈越大,拍攝出的流星就越亮,能夠記錄下的流星也就越多,而天空背景越暗,流星在影像上就相對更加顯著。 獅子座流星雨;Crb攝于北京密云 在實際拍攝中,我們一般使用ISO1600-3200的感光度,F4以上的光圈,曝光時間則根據當時當地的條件來調整,使天空背景保持在中等或偏低的亮度,一般在10至30秒;曝光時間過長會使背景亮度太高,曝光時間過短則會耗用較多的快門次數,帶來更大的存儲壓力。下面給大家兩個實例參照: 實例1:17mm鏡頭,ISO1600,F4,單張30s,跟蹤,40張疊加 雙子流星雨;陳海瀅攝于北京密云 實例2:24mm鏡頭,ISO1600,F2.5,20s,未跟蹤,28張疊加 雙子流星雨;陳海瀅攝于北京密云 與其他星空題材一樣,拍攝流星雨的對焦仍然在無窮遠,應使用實時取景,放大后用亮星做標桿手動對焦;拍攝建議使用RAW格式,以增大后期處理的空間。 【后期處理】 為了表現出流星的密集,同時不致因曝光時間過長帶來熱噪聲等影響,流星雨普遍采用前期單張連續拍攝、后期多張合成的方式。 在幾個小時的拍攝結束后,我們會得到數百張流星雨的素材圖片,在后期工作中要挑選出記錄下流星的照片,在Photoshop等軟件中對齊它們的星空背景后,將流星按照實際位置疊加在同一張照片上。 這種方法符合“相同時間、相同視角、相同焦距、連續拍攝”的原則,是被星野攝影和天文領域的權威組織所接受的。如下圖,從約500張連續拍攝的圖像中,選擇21張對齊后進行疊加。 英仙流星雨;陳海瀅攝于河北張北 PS:上圖中有一個軌跡其實并不是流星,您能發現嗎? 最后,祝大家都能收獲一個浪漫和充實的流星之夜! 本文所使用圖片全部經過作者授權,感謝各位攝影師! 特別鳴謝:【自然視角】授權消費電子實驗室轉載此文! |
網站介紹 廣告業務 歡迎投稿 招聘信息 聯系我們 友情鏈接 法律顧問 網站地圖
CopyRight 2012消費電子實驗室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044號-4號
電話:13701384402 郵編:100040 郵箱:BICQ66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