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電子實驗室-2013/7/05】昨日記者從多家醫院獲悉,高溫數日醫院已出現不少中暑病人,其中不乏年輕人。專家提醒,長時間“孵空調”讓人耐熱力下降,如果高溫持續一周以上,各種“空調病”將集中爆發。因此,每天要注意讓自己流點汗,同時空調房要經常通風。 “孵空調”易得病 空調房的溫度一般保持在27℃左右,是適宜人生活的環境溫度,所以人在這樣的環境下感覺很舒服。但長“時間處于這樣的環境中,人很少流汗散熱,對于環境溫度變化的調節功能也就下降了。”新華醫院急診科主任潘曙明告訴記者,從這幾年的情況來看,每到夏天中暑的人就很多,可以看出人適應高溫的能力不如以前。而空調的長時間使用,是影響人體調節和適應高溫能力的主要原因。 溫差超過10℃,體感已經相當不適。如果頻繁進出室內外,溫度不斷改變,時間一長,抵抗力將明顯下降。潘曙明指出,由于室內外溫差非常明顯,人從空調房中一進入室外37℃以上的環境中,驟然的大溫差變化,再加上人體調節能力的下降,使人需要更長的時間去適應這種溫度變化。在這樣的情況下,人體的抵抗屏障易碎,易頭痛,也易感染疾病。 同時,密閉的空調房內空氣不流通,各種細菌都有可能滋生,更增加了患上咽炎、感冒等疾病的可能。 “空調依賴心理”更易使人急躁 除了生理上的變化外,空調的頻繁使用對人的心理也有一定影響。心理專家介紹,人總是很“享受”有空調的環境,于是在離開空調房后會有一種想立即回到空調房的沖動,久而久之,人就產生了一種對空調依賴心理。 據介紹,高溫天氣本身就使人容易煩躁,再加上這種對空調的依賴,在沒有空調時人更容易急躁,感覺越來越熱,人越來越想離開現在的環境,回到空調房內,這樣的心態讓人越來越覺得天氣難以忍受,這也是上班族越來越不‘耐熱’的原因之一! 專家建議,在清晨或傍晚氣溫不是太高、陽光不是太強時,可以考慮到室外活動一下,讓自己出點汗,使自己適應一下溫度較高的天氣。到了中午氣溫最高和日照最強烈的時候,則在空調房內避暑。開了空調的房間最好注意定時通風,一般來說每隔3至4個小時就應該把窗戶打開30分鐘左右,讓室內的空氣流通一次。 |
網站介紹 廣告業務 歡迎投稿 招聘信息 聯系我們 友情鏈接 法律顧問 網站地圖
CopyRight 2012消費電子實驗室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044號-4號
電話:13701384402 郵編:100040 郵箱:BICQ66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