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高清中文字幕网1_国产男女猛视频在线观看网站_久久合_欧美一级专区免费大片 - 免费成人在线观看

歡迎光臨消費電子實驗室!  

登錄 立即注冊 找回密碼

設為首頁收藏本站

電商在設局?

2012-8-16 19:48| 發布者: CNCELAB| 查看: 1568| 評論: 0|來自: 上海證券報

摘要: 如何在這一過程中遏制不道德競爭,在商業價值的崇拜條件下尊重商業倫理,不至于讓大批量“惡果”滋生蔓延,才是所有企業需要面臨的問題。


    截至8月15日晚6時,“京東”以15萬次列微搏搜索熱詞第一位,第二名“蘇寧”近10萬次,被搜索8萬余次的“劉強東”排第三。這三個詞都指向同一件事,其關注度達到熾熱狀態。而這背后,則是一組可觀的數據。
    京東商城公布,截至當日中午,京東商城大家電銷售額突破2億。蘇寧易購公布,截至當晚6時,蘇寧易購網站訪客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近10倍,PV數增長了12倍,而整體銷售規模也同比增長了10倍,同時表態此番大促銷會持續到20日。
    誰也想不到的是,電商所謂的降價,原來只是一個局。叫得最兇的京東居然最坑爹,通過先升后降,最終整體漲價3.8%。而那些缺貨斷供,也引發網友質疑。在許多商家標榜“最低價”的商品數據中,竟然超過半數都處于無貨狀態。
   設局
   電商商戰
   “先升后降”名利雙收
   第三方比價平臺的監測數據顯示,叫得最兇的京東居然最坑爹,通過先升后降,最終整體漲價3.8%
   “為了搶家電揀便宜,決定明天去買套房。”14日夜,除了約戰無眠的電商,網友“撿便宜”、“看熱鬧”的熱情也前所未有地高漲,種種調侃言論在微博上和QQ群里不亦樂乎地蔓延開來。然而,記者從多個第三方比價平臺監測數據及網友體驗看來,這場源于微博的電商價格大戰恐難實至名歸。
   比價:電商不同程度提價
   15日一早,比價網站一淘網應聲拉起“約價擂臺獎牌榜”,其發布的實時檢測數據顯示,14日晚包括京東、蘇寧易購、國美在線在內的電商均已不同程度提價。其中,京東大家電品類上有近50件商品悄悄漲價,價格漲幅從30%到100%不等。其中一款松下TH-L55ET5C 55英寸LED液晶智能3D電視的報價從14日零點的12999元飆升至15日零點的20999元后,昨日活動發起時又降至11499元,又幾經調整后停滯在11399元的無貨狀態。此外,庫巴的一款奧克斯(AUX)2匹3級能效冷暖型柜式定頻空調也有類似操作,15日比14日報價還高了1000元。
   另一家第三方購物搜索比價網站“幫5買”的數據也顯示,在8月15日零點,京東確實提高了很多大家電的售價,隨后在當日的活動中降低售價。而國美、當當在活動前最老實,在3C及大家電類目中沒有大幅提價的行為。
   此外,一淘通過8月15日9:00與8月14日大家電類目整體數據對比顯示,經過先升后降,京東很坑爹,言行不一,整體漲價幅度達3.8%,平均漲241元;蘇寧很認真,蘇寧大家電整體平均降幅為3.1%,平均降130元。而從大家電類目降價商品數據對比來看,京東2200多件商品中僅78件商品降價,占整體大家電商品的1.6%,雖說平均降幅達10%,降價445元,但對網友“大海撈針”的技能不失為一大考驗。而較之低調得多的國美電器官網降價商品數則高達362件,占比達到7.7%。
   此外,京東也并未兌現此前所說的一定低于蘇寧的“承諾”。以SONY/索尼KDL-46HX85046英寸平板電視為例,截至昨日下午,其在國美電器網上商城、蘇寧易購、京東的報價分別為8988元、9033元、和9098元。
   截至15日下午5點,一淘網價格顯示,其當天監測6大B2C商家網購大家電商品11.7萬余件。其中僅有5000多件商品價格有所下降,總占比僅4.2%。在宣布參加價格戰的商家中,國美電器官網的降價商品比例達到了16.6%,也是最給力的商家,排名第二的蘇寧議購降價商品比例為9.5%,京東商城降價大家電的比例僅有6%,屈居第三。其后分別是庫巴和易訊。
   詬病:缺貨斷供引發質疑
   買客們在微博上吐槽京東和蘇寧的網購體驗:“蘇寧卡卡的,京東各種無貨,打什么呀,回去睡了!”,“我已經被騙了,顯示有貨,就是提交不了”,“玩像電視這樣的大家電,京東和蘇寧易購還是差得有點遠!東哥,還是先去進點貨兒再說吧。”
   記者通過實時查看一淘網比價擂臺排行榜發現,在許多商家標榜“最低價”的商品數據中,竟然超過半數都處于無貨狀態。以在空調類比價排行榜中位列前兩位的GREE/格力 72LW/(72568)FNCG-3 3匹立柜式冷暖空調及大金FVXB360LC-W 2.5匹立柜式冷暖空調為例,除易迅外,庫巴、京東、蘇寧三家通通缺貨,而在電視、冰箱等榜單中,記者也發現超過半數的商品出現缺貨情況。第三方統計顯示,京東的缺貨率高達29.63%。
   在昨日阿里巴巴召開的電商懇談會上,許多供應商紛紛表示,電商大戰將加大對供應商貨款的擠占,“電商平臺現行的結算周期潛是60-90天”,蘇寧易購近期在發布半年攻略時曾這樣披露。而業界亦有多個消息源頭證實,京東商城的結算賬期更是高達120天。“也許一時半會兒感覺不到,但一旦陷入到這個死循環中,將難以自拔。”有供應商代表稱。
   對此,而易觀國際分析師陳壽送表示,對品牌商和供應商來說,被動的加入電商大戰,會整體損害它們的盈利能力。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會讓它們對電商的銷售能力有一個更清晰的判斷。
   炒作:變人氣為現金流
   騰訊旗下易迅網表態加入價格戰的同時,也暗示了京東商城“刻意炒作”的嫌疑。同時,網友也開始清醒,新浪微博調查中支持“雙方聯手炒作”的網友數量大比例飆升。
   然而這一切已經不重要了,京東商城公布,截止中午,京東商城大家電銷售額突破2億。嬉笑怒罵口水紛飛的同時,京東“未戰而先贏”,劉強東引發的微博論戰在不花費一分一毫的情況下,起到了營銷“四兩撥千斤”的營銷效果,短時間內吸引了超高人氣和流量,并迅速轉化為現金流。
   而據蘇寧易購提供的數據,截至18:00,蘇寧易購網站訪客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近10倍,PV數增長了12倍,而整體銷售規模也同比增長了10倍,同時表態此番大促銷會直持續到20日。
   “從蘇寧披露的‘日促銷運營數值遠遠超過了蘇寧易購之前創下的最高紀錄’這一信息來看,昨日蘇寧的銷售額也將過億。”一位接近蘇寧的電商分析人士指出。
   截至記者發稿前,這場始于線上的價格大戰大有向下蔓延之勢。記者從蘇寧電器了解到,8月17日起,蘇寧將在全國范圍1700家門店同步啟動“全國惠戰”,拉開今年最大規模促銷,并已聯合超百家全球一線供應商簽訂了上百億的采購大單;另一方面,蘇寧易購與線下實體店下階段將分批在上海、杭州、廣州等地陸續進行價格同比,再拼后勁。
   談局
   價格戰首日
   京東蘇寧回應各異
   劉強東稱,“這是京東的最后一場惡戰”,而蘇寧內部相關人士則表示,對非理性的競爭不予評價
   “這是京東的最后一場惡戰。”劉強東在昨日召開的媒體溝通會上,回應價格戰的說法。而對于突然通過微博發起的價格戰和斗志昂揚的對手,蘇寧在言論方面十分低調,其內部相關人士則稱對非理性的競爭不予評價。同時,昨日有家電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電子商務是零售業的一個發展趨勢,但現在整個行業仍處于初級階段,因此無論廠商是否愿意,在這個階段打價格戰是不可避免的。
   劉強東在整場價格戰中表現得十分高調。昨日,他不斷通過公開渠道繼續占據著公眾視線。而其之所以“穩坐泰山”,一部分因為其大家電業務占比低。“所有大家電品類加起來只占京東所有品類的1%,1%的品類不賺錢,我們可以接受。”并稱“對國美、蘇寧形成傷筋動骨致命打擊是要打線下,不是打線上。”但他又解釋,“京東的戰略目標從來都不是打敗對手——我們一直致力于擴大規模,降低成本,鍛煉我們的團隊,提升用戶體驗。”
   對比劉強東似乎揮灑不盡的滿腔熱血,蘇寧在言辭上表現得頗為低調。同時,昨日有消息稱蘇寧易購本輪大促銷之后不再應對價格戰。對此,蘇寧易購執行副總裁李斌在15日表示,從未有過類似表述,而且這一傳言本身這就是一個錯誤邏輯:價格競爭是市場競爭永恒的主題,蘇寧易購始終堅持薄利多銷的原則和既定的營銷節奏,給消費者持續提供最優性價比的產品和服務。
   同時,一位不愿具名的蘇寧方面人士告訴記者,蘇寧一直以來堅持提升自己在供應鏈、物流、人才等方面的核心競爭能力,給消費者持續性地提供滿意服務。“我們對非理性的競爭不予評價,致力于與各方共同打造有利于行業健康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
   家電產業觀察家梁振鵬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現在正是電商企業提升自身規模的關鍵時間點,而且目前具有一定規模的公司不在少數,但良莠不齊。“現在電商非常需要做大整個市場,而幾乎唯一的途徑就是通過價格杠桿,等待市場成熟以后,才能回到零售業的本質,即用戶體驗上來。”
   而這一說法也與劉強東的昨日部分回應相吻合。“這是京東的最后一場惡戰”充分表達了其看法。“一天的戰爭是不可能分出勝負的,三年之后勝負自分。”劉強東說。
   有家電供應商對記者表示,盡管劉強東宣布三年內零毛利,但這并非意味著京東商城不賺錢。“我相信只要是劉強東所指的毛利就是銷售毛利,但是銷售毛利并不包括廠家的銷售返點,很多渠道商的利潤都是來源于此,這其實損失的是制造商的利益。”
   梁振鵬告訴記者,京東商城目前規模大于蘇寧易購,只要規模做大,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都可以對制造商收取進場費或者服務費。其實現在不存在完全的勝負問題,而是做大電子商務這塊蛋糕,擴大市場容量。
   觀局
   商務部
   關注電商大戰將介入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昨日已經向業務司局了解事件的情況,將于16日發布介入的具體進展
   從14日的微博約戰,到15日正式開戰,京東、蘇寧和國美幾大電商的價格戰引起了市場的熱議和關注。
   記者15日從商務部獲悉,商務部相關業務司局已經關注到這一事件。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昨日已經在向業務司局了解事件的情況,將于16日發布介入的具體進展。
   電商之間的明爭暗斗一直沒有停歇,而此輪的電商之戰尤顯白熱化。京東商城CEO劉強東14日發布的一條價格戰宣戰書的微博在網上引起轟動,也引發了蘇寧的回應。15日,京東、蘇寧拉開價格戰的序幕。
   一場京東、蘇寧挑起的對抗,也演變成了電商企業間的群毆。截至昨天下午15:37分,比價網站一淘網的電商比價擂臺比價獎牌榜顯示,本時間段國美電器網上商城、庫巴、易訊、京東、當當、蘇寧易購紛紛降價,最低價商品數量分別為465、419、345、315、248、211。
   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部副主任趙萍對記者說,電商企業價格戰的惡性競爭,是其搶占市場份額的慣用做法,對消費者而言短期是有利的。但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在價格戰消耗之下,其持續盈利能力必然會受影響,從長期看,當有一方在競爭中“拼死”,另一方擁有市場定價權的時候,最終對消費者也是不利的,因此需要相關部門維護市場秩序,企業也需要規范行為,探索自己的贏利模式。
   “京東作為老牌電商,在市場上占有主導地位。而蘇寧易購從去年起開始逐漸擴大市場規模,是電商市場的新進入者。”趙萍說,原來的領導者面對追隨者發起的一場市場份額保衛戰,這原本是很正常的,也是企業競爭常態化的體現。只是此次各路媒體的關注度更高,傳播渠道更為廣泛,才吸引了異常多的目光。
   在趙萍看來,同質企業競爭初期,價格戰往往是最首當其沖被祭出的做法。拿沃爾瑪等零售巨人進入新市場的案例來看,往往都是用價格戰打開市場大門,從而蠶食市場份額的。因此,中國電商企業成長過程中使用價格戰的做法本也是正常的,無可厚非的。
   “不過,從長期來看,電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并不是價格,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卻打出零利潤的口號,這樣的價格戰持續下去對企業將是不小的消耗。企業最需要的是探索自己的商業模式,加強內部管理,提升其盈利能力,這才是其長久發展的關鍵和核心。”趙萍說。
   殘局
   互相抹黑
   價格戰沒完沒了
   不計后果的野蠻競爭,不顧商業倫理的互相排擠,不尊重消費者權益的利益追逐,折射出的只能是創新的匱乏、競爭手法的單一
   8月14日,劉強東突然成了當紅人物,這一場通過微博的主動叫板對手的對戰,亦給國內形形色色的商戰添上了最火爆、最直接和最戲劇化的一幕。縱觀為人熟知的惡性商戰,既有家電商間的價格大戰、亦有搜狐、激動網與優酷、土豆的版權紛爭,再到最近乳業“陷害門”,騰訊與360的“攔截門”。
   誠然,惡性商戰的結果將符合“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這一定律。但不計后果的野蠻競爭,不顧商業倫理的互相排擠,不尊重消費者權益的利益追逐,反映的只能是創新的匱乏、競爭手法的單一,企業對惡性競爭手段的創新興趣似乎遠遠高于在經營、營銷上的創新。
   商戰結局尷尬
   這個夏天,在線旅游市場的價格戰也打得火熱。8月1日,芒果網高層宣布將展開第二輪促銷攻勢。對此,攜程首次放下身價,種種促銷方案相繼推出。幾大在線旅游巨頭酣戰牽動了整個行業的神經,但未來的走向難以判斷——雖然價格戰讓各家在線旅游商獲得訂單預定的可觀增長率,但隨著價格戰引發的利潤下滑、虧本風險也將隨之而來。
   這將是所有價格戰都將面臨的永恒命題,而家電業本身是惡性商戰的重災區。為實現擴大規模、快速成長的目標,除了并購以及進入新領域外,企業往往采取非常規手段。行業內第一位“帶頭大哥”倪潤峰,1996年面對“洋彩電”崛起,率先打響反擊的價格戰。該年3月26日,長虹宣布從即日起,所有品牌彩電一律降價銷售,全面降價幅度高達18%。此舉讓長虹獲得了大量訂單,彩電的市場占有率一路攀升,從而成為中國名副其實的彩電第一品牌。但寡頭形成后,“做大后沒有做強”。價格戰很快面臨失靈,產品價格降無可降,且多年價格戰已無法刺激消費者,整體行業利潤走低,讓長虹腹背受敵。
   家電業后續的各類大小戰事不計其數,給人以最深印象的當屬國美蘇寧間的戰爭。2006年7月25日,在國美收購永樂后,黃光裕立即悍然向蘇寧發動價格戰。當時,黃光裕對合并后帶來的規模效應頗為得意,甚至放言:“打到蘇寧與國美合并為止。”除價格戰,國美還從供應鏈上扼制蘇寧,包括要求供應商不得向后者給予支持。但是,同所有價格戰一樣,它都無法在短時間內殺死你想要吞并的強大對手,所謂 “傷敵一千,自傷八百”,快速擴張的國美并未處理好外延發展和內生增長的平衡,一路并吞對手無法消化,而此后國美包袱越來越重,直至黃光裕案爆發,蘇寧電器卻走入了黃金階段。
   有效監管缺位
   商戰似乎都難以擺脫時代的烙印。如今,企業的野蠻生長和殘酷的生存環境,在互聯網時代激化,結果也遠非最初預想的能夠控制。從以往的價格戰,到如今的互相抹黑、陷害,惡性商戰的方式方法亦層出不窮。這也從另一層面暴露了企業在追求利潤過程中商業倫理缺位、有效監管缺位的現狀。
   2010年5月,空調“雙雄”格力與美的在安徽市場正式對簿公堂。安徽格力以安徽美的參與不正當競爭,發放有損于格力的傳單為由將美的告上了法庭。據原告訴稱,被告公然在演出現場散發惡意印制的宣傳單頁的方式詆毀原告銷售的產品和企業形象。
   對輿論的運用更是以食品飲料行業最為得心應手。對網絡輿論的收買、操縱,已成為國內商業和其他領域的惡性競爭手段之一。2010年,關于圣元、伊利產品的負面消息爆出,而其背后指向的則是蒙牛集團。事后官方調查結果暫且不表,但這一時間本身對已深陷食品安全問題的乳業行業形象又是一次“集體抹黑”。而當年年底,互聯網兩大巨頭騰訊和360的口水戰,在短短一個星期之后迅速演變為你死我活的肉搏。11月3日晚間,騰訊突然做出一個著名且“艱難的決定”,將在裝有360軟件的電腦上停止運行QQ軟件,360董事長周鴻祎在其微博中直稱騰訊此舉“喪心病狂”。騰訊與360你來我往見招拆招,數日之后,終于由工信部介入強制調停,騰訊公司與360公司達成和解才收場。
   商戰本無可避免,海外如寶潔和聯合利華曠日持久的競爭,英特爾和AMD由來已久的明爭暗斗,其中亦不乏經典的案例,也有關于“情報門”、“真假芯片”等丑聞。但是,惡性、單一的競爭反映出來的本質其實是企業生存能力的薄弱,以及競爭能力匱乏。而最終事件的走向,好的一端是通過監管部門介入或雙方基于某利益平衡點適當收手。但若是這種平衡始終無法取得,規范的市場土壤的缺失,司法救濟和監督的缺位,企業無法在競爭中得到約束,更談不上尊重消費者。微薄的罰金無法與惡性競爭帶來的利益相提并論,對于最終競爭的雙方和行業帶來的毀壞將大于促進。誠然,行業需要競爭,需要淘汰,這是所有企業成長必須面臨的陣痛,但是,如何在這一過程中遏制不道德競爭,在商業價值的崇拜條件下尊重商業倫理,不至于讓大批量“惡果”滋生蔓延,才是所有企業需要面臨的問題。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網站介紹 廣告業務 歡迎投稿 招聘信息 聯系我們 友情鏈接 法律顧問 網站地圖

CopyRight 2012消費電子實驗室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044號-4號

電話:13701384402 郵編:100040 郵箱:BICQ6688@QQ.COM

回頂部